以獨特方式教書 以溫馨母愛育人
時間:2016-01-10 11:35:31 來源:內(nèi)江廣播電視臺背古詩、寫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不過在隆昌三中,卻有一名不太“稱職”的語文老師,因為她帶著學生唱歌、跳繩的時間要比上語文課的時間多出很多,按理說這樣教語文,學生的成績肯定好不到哪去,但是奇怪的是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卻總是名列全縣前茅,而她帶的班級也總是被評為全市先進班集體,究竟這位老師是誰?她在語文教學上又有什么法寶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認識最美教師候選人楊明芬。
看到眼前這一幕都會認為這是音樂課,其實不然,這節(jié)課應(yīng)該是語文課,而這位老師是他們的班主任老師楊明芬。再來看看這一幕,帶著一幫孩子跳大繩的這位還是楊明芬,看看這配合多默契,雖然說不上楊明芬老師每天都帶孩子們跳大繩,但說她隔三差五帶學生這樣玩那也一點都不為過。
要說語文老師帶學生唱歌,陪孩子們跳大繩,在一般學校里那還真不常見,不過在隆昌三中,楊明芬這種做法卻總讓人點贊,因為在長達24年的語文教學中,楊明芬逐漸摸索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讓學生們“學習跟玩兒似的、玩兒跟學習似的”。
用唱歌提神,讓學生根據(jù)歌詞理解意境,感受漢語押韻的妙用,學習用文字抒發(fā)情感。帶學生運動,是鍛煉身體,也是發(fā)揚團隊精神,提高競爭意識的方法。在楊明芬眼里,這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學科,那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而只要把這些細如發(fā)絲的關(guān)系擰成一股繩,那就能帶來無窮的動力。
“潤物細無聲”是楊明芬秉持的座右銘,而工作中她則以“愛心”、“細心”和“耐心”為原則。上屆學生中,一名女生的母親患精神疾病,父親再婚,弟弟上小學,自己面臨輟學,為了挽留這個孩子,楊明芬悄悄地資助了她整整三年,直到這名學生上大學后,楊明芬還像母親一樣經(jīng)常打電話噓寒問暖。
既是慈母亦是嚴師,除了日常的教學和管理班集體,在楊明芬心里,孩子們的生活能力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從刷牙到疊被子,從洗衣服,到與人交流,不管面對初中生還是高中生,楊明芬提出最嚴格的要求就是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最多時,楊老師同時教初一、初三、高一,三個年級,負責六個班的語文教學,肩負一個班主任的職責,再犟的學生到她手里,也能變成乖乖娃,再內(nèi)向的學生在她的開導下,也會變得開朗活潑,雖然楊明芬從不承認自己多有能耐,但在同事們的眼里,她就是一個能人。
上學期開學不久,班里有位學生情緒異常低落,楊明芬以散步為由找到他談心,期間她隱約感覺他與其母親之間存在矛盾,為了化解矛盾,楊明芬做了好幾次家訪,終于打通了她們之間的心結(jié)。
初一開始,班上一名留守女生,性格孤僻,幾乎不和同學說話,不懂的問題也從來不問老師,作為班主任,楊明芬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每天堅持與她交流,無數(shù)次的鼓勵和開導之后,進入初三時,這名女生不僅變得開朗活潑,甚至主動參加了學校的文藝表演,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憑借自己在教師崗位上的出色表現(xiàn),楊明芬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教育宣傳先進個人”等稱號。而這無數(shù)個榮譽也是楊明芬教育成果的見證,更是她多年來為教育事業(yè)所付出辛勞的結(jié)果。
輕盈數(shù)行字,濃抹一生人,寄望后來者,成功報師尊。教育是一個職業(yè),更是一項工程,楊明芬很平凡,然而她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寫下了無數(shù)不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