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千文化品牌 提升內江城市形象
時間:2015-12-24 22:36:21 來源:內江廣播電視臺內江素以書畫之鄉(xiāng)、文化之鄉(xiāng)著稱,自古以來文人名士輩出。其中,國畫大師張大千更是藝驚宇內、名播海外。當前,我市著力于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將打造大千品牌納入文化強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擺在了提升內江影響力、增強內江發(fā)展力的重要位置,文化內江的城市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通過整合西林公園、張大千紀念館等文化資源,組建而成的大千文化旅游產業(yè)園,創(chuàng)建了我市首個集中宣傳、展示、打造大千文化品牌的綜合性平臺,2010年大千文化旅游產業(yè)園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景區(qū)占地面積274.5畝,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總投資1.28億元。項目包括新建張大千博物館、太白樓遷址重建、星橋街和五河路改造、紀念館前廣場改造提升以及邱笑秋藝術館、魏明倫碑文館、張大千文化長廊、停車場、園區(qū)道路及園林景觀改造提升、張大千美術館與張大千故居立面改造等,其文化內涵豐富,是聚文化、旅游、園林、景觀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標志性景區(qū)。
目前,張大千紀念館前廣場改造提升、張大千美術館立面提升改造、仿古連廊建設等工程已完成,年前將著力打造園區(qū)前山景觀;張大千美術館已投入使用并向市民免費開放,成為宣傳弘揚大千書畫藝術的重要陣地和窗口;太白樓遷址重建工程已在進行外裝,預計年后即可完成;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精粹的張大千博物館已完成鋼結構主體工程,下一步將進行幕墻外裝施工,藏品征集及陳列布展工作進展順利。
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文化景觀打造,在城市變景區(qū)建設中,大量融入內江優(yōu)秀文化元素,極力彰顯大千文化品牌。
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園、景觀、標志、各類戶外廣告等規(guī)劃設計中融入大千文化元素,有效提升了內江城市文化品位,以大千文化為表征的城市形象識別系統(tǒng)正逐步形成。
在桐梓壩大橋北橋頭的內江十賢仿古建筑群,從內江歷史眾多的杰出人物中選取了“一師、二相、三狀元、四大家”十大名人為背景依托,打造出小巧精致的園林建筑群,是一部濃縮的立體史書和城市建設的經典之作。內江高速公路進出口的“甜城故事”景觀園雕塑群,80余米的浮雕墻,則通過《土著撩人》、《巴人半楚》、《漢安內江》、《內江古城》、《佛引蔗糖》、《蔗林滴翠》、《制糖內江》、《內江酒精》、《抗日獻金》等,述說了內江古老的歷史,以及糖業(yè)的興衰與歷史貢獻。
為提升大千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我市堅持“走出去”發(fā)展戰(zhàn)略,與臺灣攜手開展兩地間大千文化交流活動,與中外媒體聯(lián)合制作大千文化紀錄片、專題片等。此外,還創(chuàng)立了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內江師范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等學術研究和高等教育平臺,大力開展“大風雅集”臨摹張大千藝術作品、“大千藝術周”及萬人書畫等宣傳普及教育活動。
弘揚大千藝術,全力打造大千文化品牌,已成為長期引領我市文化強市建設、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市委、政府著力打造了“百姓大舞臺”、“公益大講堂”、“書畫大展場”等文化活動品牌,初步形成“天天有展覽、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戲看、季季有比賽、年年有品牌”的群眾文化活動新常態(tài)。據統(tǒng)計,近幾年,我市每年開展的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均在600場以上,我市的文化特色日益彰顯,城市品位日漸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