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舉報
跟帖評論自律承諾
首頁 ?? 熱點

“團圓就是最大的幸福”——四川瀘縣地震災區(qū)中秋節(jié)一線見聞

時間:2021-09-22 15:21:20 來源:新華社


9月21日是中秋節(jié),萬家團聚。記者一早驅車南行,至距離成都200多公里的四川瀘州市瀘縣。一路上,記者不時看到“向抗震救災的英雄致敬”“眾志成城重建家園”等標語??拷鹬?,道路兩側開始出現受損房屋、成堆的碎石和警示帶,提醒著幾天前發(fā)生的那場驚險救援。


9月16日4時33分,四川瀘縣發(fā)生6.0級地震。災情發(fā)生后,從國家到地方立即啟動應急救援。72小時內,7400余名專業(yè)救援人員馳援瀘縣,7.6萬余人安全轉移,1.4萬余人得到妥善安置。


9月21日,瀘縣福集鎮(zhèn)人文菊芳在安置點內搓麻線。新華社記者胥冰潔攝


隨著震后救災工作的推進,部分受災群眾的房屋經地震災后房屋建筑應急評估,符合回遷要求。自愿回家的群眾,在當地政府積極協(xié)助下回到了家。但還有部分暫時無法返家的群眾在安置點帳篷中度過中秋。


11時10分,記者到達福集鎮(zhèn)團倉村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這是一個帶有頂棚的大球場,安置著28頂帳篷。由于天氣炎熱,大家都待在陰涼的帳篷內,志愿者給大家送來了月餅。


“人在比什么都強,團圓就是最大的幸福?!?9歲的福集鎮(zhèn)人黃先艷說。


黃先艷的母親文菊芳今年已經86歲,坐在黃先艷旁搓麻線。雖年事已高,但老人家眼神很好,不一會兒就搓了一團?!拔以趲づ窭餂]事就搓麻線,每天可以搓二兩線?!蔽木辗颊f。


龍腦橋初級中學校的學生陳毅地震后第二天就報名參加志愿者,在安置點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忙著發(fā)放風油精,“前幾天雨多,出太陽后有不少蚊子?!?/p>


距離團倉村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不遠處的“龍韻山莊”農家樂,地震當天就擺起了“壩壩餐”,周圍受災居民都可以免費來吃“流水席”,現在這里負責周邊三個安置點的飯食。


記者在“龍韻山莊”看到,為了給安置點的老鄉(xiāng)提供可口飯菜,周邊老鄉(xiāng)都跑來幫忙,有的洗菜、有的洗碗、有的幫廚。忙活了半天,等送往安置點的飯菜都準備妥當后,大家才開始吃飯。


9月21日,在瀘縣福集鎮(zhèn)“龍韻山莊”內,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送走安置點盒飯后才開始吃午飯。新華社記者胥冰潔攝


“快點來吃飯了!”65歲的福集鎮(zhèn)人馬超玉熱情地喊著記者,“多吃點,今天是中秋節(jié)。”


匆匆吃罷午飯,記者12時55分來到當地最大的安置點之一——福集鎮(zhèn)東方紅郎廠區(qū)地震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偌大的廠房內一共安置著173頂帳篷、648名群眾。


安置點已成為受災群眾臨時的家。連日陰雨后,天空放晴,大家紛紛把衣物、被子、毛巾等晾曬出來驅散潮氣。穿著紅背心的志愿者們忙忙碌碌,電力工人、消防隊員等來來回回,認真檢查各項設施設備。


9月21日,在瀘縣福集鎮(zhèn)東方紅郎廠區(qū)集中安置點,受災群眾在吃午飯。新華社記者胥冰潔攝


午飯送來了,記者看到安置點里的群眾在折疊床上鋪上硬紙板、木板,鋪成臨時“餐桌”,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一家愛心公益協(xié)會在安置點內設立了“青青兒童樂園”,還未走近,耳邊就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


安置點預告今晚會放露天電影。在天色漸晚的黃昏,微風輕拂,男女老少搬來塑料板凳,早早等待。


評論
川預審P4FD-R04F-062D-80J0號 | 網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 川新備 06-090011 | 蜀ICP備08002296號 | 川公網安備 51100202000151號
@ 2005 - 2022 375w.com     關于我們 用戶協(xié)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本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鏈接 | 電話 0832-2119960 | 郵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