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智慧”為非洲插上騰飛之翼
時間:2016-10-14 11:00:32 來源:內江廣播電視臺來源:四川日報
剛正式建成通車的亞吉鐵路。(中鐵二院供圖)
海外首條“中國化”鐵路近日通車——
非洲當?shù)貢r間10月5日,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一片歡騰,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來到廣場,慶祝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鐵路(以下簡稱亞吉鐵路)正式建成通車。
這條鐵路意義非凡。從非洲大陸腹地到吉布提海港,原本7天的行程隨其通車縮短至10個小時。作為非洲首條現(xiàn)代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帶給當?shù)氐?,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從東非大裂谷呼嘯而過的這條鐵路,采用了全套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制造,是海外首條從投融資、技術標準到運營管理維護全產(chǎn)業(yè)鏈“中國化”的鐵路項目,標志著成套中國鐵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非洲東海岸落地生根。
而這背后,有著“四川智慧”的大力推動。
□本報記者 王眉靈
標準之爭
用中國火車打動非洲人
成都,通錦橋路,中鐵二院大院。土建一院的辦公樓里,龍宗明正忙著手上的新項目。作為亞吉鐵路技術負責人,他參與了亞吉鐵路的建設全程。
中鐵二院是亞吉鐵路的主規(guī)劃設計單位,“早在2009年,我們就和埃塞俄比亞官方接觸,商討這條鐵路?!饼堊诿骰貞?,接觸之初,是否采納“中國標準”成為最大分歧。
由于多年來歐美國家的鐵路建設多、廣,非洲認同“歐標”“美標”,但對“中國標準”持懷疑態(tài)度。
在接觸過程中,中鐵二院不斷向對方講解“中國標準”和相關技術的先進性、合理性。2010年6月,埃塞俄比亞相關人員應邀來中國,隨后是兩個月的艱苦談判。在實地體驗了中國火車的舒適、安全、可靠后,埃塞俄比亞人服氣了。2010年8月,亞吉鐵路合同正式簽署,明確按“中國標準”規(guī)劃建設。
為什么要堅持用“中國標準”?龍宗明解釋,鐵路從工程建設到運營系統(tǒng)是一個很長的產(chǎn)業(yè)鏈,如果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就采用了“中國標準”,后期的建設、設備制造采用“中國標準”就順理成章了?!皯弥袊鴺藴?,才能真正說中國鐵路‘走出去’了,也才能實現(xiàn)中國鐵路全產(chǎn)業(yè)鏈的輸出。”
落地之難
“白紙上畫圖”讓非洲人服氣
中國標準要落到實地,并不容易。
測繪,是鐵路勘察設計的第一道工序,而當中鐵二院測繪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盧建康帶團隊遠赴埃塞俄比亞時,面臨的是一張連坐標都不準確的地圖。
盧建康是《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的主要起草人,這兩個規(guī)范于2009年經(jīng)鐵道部發(fā)布,成為行業(yè)標準,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有的為鐵路測繪定“國標”的國家。也因此,當測繪團隊對照國標做測繪時便遭到懷疑:“為什么要測試這個數(shù)據(jù)?”
當解釋清楚緣由,接過對方提供的資料時,測繪團隊傻眼了:資料是上世紀50年代留下的,數(shù)據(jù)少,且精度極低。盧建康帶著同事,在“白紙”上起步,利用中國的衛(wèi)星定位技術、航空航天遙感技術等,幫助建立起了鐵路的基礎控制網(wǎng)。
同為前期工作的地勘,也是在“白紙上畫圖”。2010年9月,合同簽訂后一個月,埃塞俄比亞項目部副經(jīng)理徐正宣就率隊去往非洲,開始地勘。氣象資料等基礎數(shù)據(jù)極其缺乏,國內沒有的地質問題,都給地勘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地勘的過程,也是“中國標準”逐漸讓非洲人服氣的過程。比如,地勘隊用于測試承載力的標貫設備重8公斤,而“歐標”使用的標貫設備足足有62.5公斤,眼看兩個中國小伙輕松地拿著標貫設備走,埃塞俄比亞人心里直打鼓。而事實證明,應用中國標準的標貫,不僅能得出承載力,還能得到壓縮能力、側重摩阻力等更多指標。在數(shù)據(jù)面前,埃塞俄比亞人服氣了。
適用之變
建適合非洲人的中國標準鐵路
亞吉鐵路全長700多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相當于國內的K字頭火車。2010年時,中國高鐵已經(jīng)快速發(fā)展,為何不建成高速鐵路呢?“埃塞俄比亞人最開始想建的是時速160公里、預留225公里的雙線電氣化鐵路?!饼堊诿髡f。但是,由于埃塞俄比亞工業(yè)化程度不夠,很多建材需要進口,時速160公里的鐵路成本將比現(xiàn)在的鐵路高出整整3倍。
龍宗明們以中國的鐵路發(fā)展史為例,建議埃方選擇更為經(jīng)濟實惠的鐵路。經(jīng)反復溝通、交流,一年后,埃方終于接受了時速120公里的設計標準。
從設計到建成通車,亞吉鐵路僅用了6年時間,這一速度即使在中國國內也是很快的。究其原因,在于亞吉鐵路所采用的中國標準,是結合埃塞俄比亞國情而進行了“改良”的。
以排水溝為例。在中國,為防止水淹,鐵軌兩旁都設置有排水溝,但水資源對非洲來說極其珍貴??紤]到當?shù)貙嶋H,亞吉鐵路沒有設排水溝,而是在低洼地帶設計涵洞,避免水淹鐵路,也保養(yǎng)了水源。
2013年亞吉鐵路基本建成后,經(jīng)歷了2014年、2015年的大雨季,經(jīng)受住了考驗。
如今,中鐵二院正在為多條非洲鐵路做前期工作。因地制宜的亞吉鐵路,為中國標準“走出去”,為非洲以后的鐵路設計建設,提供了重大的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
未來之望
用中國標準幫助朋友發(fā)展
埃塞俄比亞有個叫“Melak(瑪卡)”的小村莊,6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蕭條。而今,由于亞吉鐵路在此設站,荒漠已變成了熱鬧的集市。
這只是一個縮影。亞吉鐵路將深刻改變這里人們的生活。埃塞俄比亞地處非洲內陸,物資靠進口,生活成本比非洲平均水平高4倍。而亞吉鐵路正式運營后,埃塞俄比亞到鄰國的吉布提海港僅需10個小時,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
幫助朋友發(fā)展,是中國鐵路走出去的另一個“中國標準”。亞吉鐵路被譽為“新時期的坦贊鐵路”,它帶給非洲人的,是更廣闊的未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12年,埃塞俄比亞27名人員來成都系統(tǒng)學習鐵路設計建設。在西南交大學理論、在中鐵二院學設計、在四川體驗坐火車。經(jīng)過學習,這批人回國后成為鐵路建設發(fā)展的“元老”。實現(xiàn)他們夢想的起源地,正是四川。
亞吉鐵路建成后,中國企業(yè)還將代為運營6年,手把手教當?shù)厝巳绾芜\營火車,總部設在成都的中鐵二局派團隊去代為運營;西南交大還將在埃塞俄比亞設鐵道學院,幫助培養(yǎng)鐵路人才……
著眼埃塞俄比亞未來經(jīng)濟發(fā)展,中鐵二院在設計亞吉鐵路的同時,還在沿線進行了產(chǎn)業(yè)園區(qū)的布局。而今,占地80多平方公里的產(chǎn)業(yè)園雛形初現(xiàn)。
隨著“中國標準”鐵路的走出去,在非洲大陸上,還將誕生更多的四川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