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失控掉進水塘 資中縣雙河鎮(zhèn)11位村民合力救人
時間:2024-07-16 11:50:11 來源:i內江7月11日,資中縣雙河鎮(zhèn)梨花村2組,公路上不時有車輛駛過,公路一側的水塘里水面清澈平靜,曾秋郎和鄒德平站在水塘邊,向記者講述那個夜晚的故事。
今年2月10日,大年初一晚上8點左右,雙河鎮(zhèn)宋家社區(qū)村民蘭健駕車途經(jīng)梨花村2組時,不幸連人帶車掉進了路邊魚塘。包括郭有全、曾秋郎、鄒德平在內的11位當?shù)卮迕窳x無反顧地跳下魚塘,合力救起落水者,并將其送醫(yī)。
今年5月,郭有全等11名救人者被資中縣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集體”稱號。采訪當天,由于大部分救人者在外打工或上學,只有曾秋郎和鄒德平兩人作為代表接受了采訪,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
轎車不幸落水情況緊急
2月10日,時值春節(jié)假期,外地打工的村民都回到了老家。當晚8時許,梨花村2組的村民們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孩子們在院子里奔跑嬉戲放煙花,村子里甚是熱鬧。
此時,雙河鎮(zhèn)宋家社區(qū)村民蘭健駕車行駛在回家路上,因天色晚、視線差,在途經(jīng)雙河鎮(zhèn)梨花村2組時,蘭健不慎連人帶車掉進了路邊魚塘。因為落水前車輛撞到了村民家的堡坎產生彈力,車子在空中翻滾了兩圈后落入水中,車底朝天,情況十分危急。
“有車子掉到魚塘里啦!”熱鬧中,孩子們突然呼喊起來,并朝著大人們跑過來。聽到消息后,村民們立刻朝魚塘跑去。
郭有全、曾建平、曾秋郎、鄒德平、湯生茂等首先趕到現(xiàn)場,只見車子四腳朝天“躺”在池塘里,因天色黑暗、車窗緊閉,他們無法判斷車內人員狀況。
大家來不及多想,接二連三地跳入水中,只為盡快將人救出來。村民曾建平立刻撥打了120,并從自己車里拿來破窗器,并和他們一同跳進了魚塘。
聽到呼喊聲,陳齊剛、曾笛豪、張潤強3人也陸續(xù)趕來,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跳入水中救人。
梨花村11位村民合力救人
池塘里的水及腰深,村民們本想把車翻過來,但無奈車子太重,力氣不夠,于是繼續(xù)呼喊岸上的人來幫忙推車,曹學成、湯生明、湯益平立刻跳入水中。此時,在池塘里救人的人有11人。
岸邊,村民們打開手電筒和手機閃光燈,將光源匯聚在池塘中央。池塘里,救人者齊心協(xié)力,推的推,拉的拉,借助水的浮力將仰翻的轎車翻轉了90度,駕駛室的位置得以顯露出來。
大家用力拍打著車窗,結果發(fā)現(xiàn)駕駛員已經(jīng)昏迷。見狀,曾秋郎和曹學成趕緊爬到車子上方,舉起破窗器狠狠砸向駕駛室車窗。由于破窗器太小,沒法砸碎車窗玻璃,于是趕忙讓岸上的人拿大錘來。救人者郭有全的手已被碎裂的玻璃碴劃得鮮血淋漓,也無暇顧及,一下又一下敲打著車窗,終于和大家一起將車窗砸碎。
曾秋郎和曹學成從上方將駕駛員從車窗里往外拉,眾人在下方托舉,終于將人救了出來,并抬上了岸。
“蘭健,是蘭健?!眹^的人群中,有人認出了駕駛員就是宋家社區(qū)的蘭健。
有人喊著:“看一下里面還有沒有人,再檢查一下?!?/p>
于是,尚在水里的救人者再次探進車窗,邊喊邊摸索是否還有其他人員,確認車內無人后,大家才陸續(xù)上岸。
寒冷的冬夜,池水冰冷刺骨,大家打著寒戰(zhàn),各自回家洗澡換衣服,其他村民則守在原地等待救護車到來。
由于不懂專業(yè)的急救方法,村民們不敢貿然行動,但大家集思廣益,只為讓蘭健能盡快醒來。有人將自己的大衣和羽絨服蓋在了蘭健身上,有的村民抱來干柴,在蘭健身旁點著為他取暖。黑夜里,池塘邊的這一團火,成了這個熱鬧春節(jié)里最特別的存在。
11名救人者獲“見義勇為先進集體”
后來,救護車趕到現(xiàn)場,醫(yī)護人員將蘭健抬上救護車送往醫(yī)院治療。由于事發(fā)地點離曾秋郎的家很近,他和兒子曾笛豪換好衣服后又回到了現(xiàn)場。父子倆陪同家屬一道,坐上了救護車,將蘭健送到了威遠縣人民醫(yī)院。
看到蘭健被安全送醫(yī),村民們松了一口氣,尤其是下水救人的村民,他們這才感覺到自己的手腳像掛著石頭一樣重。
由于溫度太低,參與救人的村民后來幾乎都感冒了,尤其是郭有全和湯生茂感冒持續(xù)了一個多月才好;曾秋郎下水前忘了將手機拿出來,手機泡了水幾乎報廢,他年僅15歲的兒子曾笛豪也跟他一起下水救人,是11名救人者中年齡最小的。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边@一晚,郭有全、曾秋郎、曾笛豪、鄒德平、湯生茂、湯生明、曹學成、張潤強、湯益平、陳齊剛、曾建平11位村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
幾天之后,蘭健出院了,他專程回到梨花村向村民們表示感謝。至此,一個集體的救人行動,得到了正向反饋,一股暖意彌漫村莊。
梨花村黨委委員張桐林說,在危難時刻,村民們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救人一命,這種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被鼓勵和傳揚,他們也正是梨花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案例。
記者了解到,事情發(fā)生后,村干部將村民救人的事情發(fā)到了村里的微信群,對救人者進行表揚,得到了群里老百姓的點贊和表揚。
今年5月,郭有全等11名救人者被資中縣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集體”稱號。
“這是個小事,舉手之勞!”“再遇到這種事情肯定還是要去!”“看到了就一定會幫忙!”這是曾秋郎和鄒德平的心聲,也是其他多位救人者共同的態(tài)度!
記者: | 姜曉鳳 |
編輯: | 鄧婉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