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珍檔 | 內江解放初期的見證者——《中國人民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
時間:2021-04-19 15:04:48 來源:內江廣播電視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四川省檔案館與重慶市檔案館聯(lián)合啟動“印記100”——川渝地區(qū)檔案館建黨百年檔案宣傳系列活動,向全川、全渝征集有史料價值的檔案資料。內江市有三件檔案入圍首批100件川渝地區(qū)檔案館館藏紅色珍檔名錄,內江市檔案館收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長75厘米、寬48厘米,形成于1949年12月21日,形成責任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現(xiàn)收藏于內江市檔案館。
據(jù)內江市檔案館工作人員李新真介紹,這份布告是1949年12月21日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后發(fā)布的第一份布告,主要是告訴群眾內江獲得了解放,為了保障全體人民財產、維護社會安寧,在內江實行軍事管制,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是軍事管制時期內江的最高權力機關,同時發(fā)布了相關人事任命。
當時為什么要發(fā)布這份布告呢?1949年4月,解放戰(zhàn)爭在全國取得決定性勝利。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向西南進軍,四川解放在望。11月28日,重慶解放后,解放軍在號稱“蓉城第一關”的原內江縣椑木鎮(zhèn)渡口搶渡沱江,原國民黨駐內江縣各級政權先后潰逃,12月5日內江舊政權瓦解。
12月6日中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十軍三十師接到“迅速到達內江”的命令,傍晚解放軍從東西兩路進城,內江宣告解放。
但與此同時,潰散于內江地區(qū)的國民黨軍隊散兵游勇與地主武裝相勾結,瘋狂進行破壞活動,造成交通中斷征糧受阻等情況,使人民不得安寧,新生的人民政權受到嚴重威脅。在當時敵情嚴重,社會情況十分復雜的嚴峻形勢下,內江進行了軍事管制。
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這份布告的出爐標志著內江進入軍事管制時期,對解放軍接管內江轄區(qū)政權、城市和公營企事業(yè)單位,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保護文化歷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jù)介紹,這份布告真實反映了內江解放初期執(zhí)行軍事管制的情況,對研究地方政權建設歷史有重要的價值。經(jīng)過四川省檔案館的推薦,最終,這份檔案成功入圍首批100件川渝地區(qū)檔案館館藏紅色珍檔名錄。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大內江APP!
記者: | 潘皓 |
視頻: | 楊珩 |
編輯: | 鐘欣航 |
校對: | 郭揚 |
責編: | 黃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