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舉報
跟帖評論自律承諾
首頁 ?? 內江本地

政法英模榜 | 真情傾注!內江這位律師為弱勢群體維權

時間:2021-04-08 17:44:06 來源:法治內江



286144_1617875386687534.jpg


“人生的價值不在于財富的多少、地位高低,而在于社會、群眾是否那么需要。因為被需要,所以我過得既充實又快樂......”東興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張麗說道。


圖片


守護公平正義世法律援助的神圣職責


法律援助,是黨和政府為經(jīng)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無償提供法律幫助的重要途徑。它的實質是保障弱勢群體獲得司法公正的權利,從而真正的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援助作為社會弱勢群體應當享有的一項政治權利,它像天秤一端的砝碼,托起了另一端法律公正的一切份量。


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公平和正義是法律援助的神圣職責。作為一名法援工作者,張麗為能守護這份正義而感到驕傲。


那年夏天,天氣異常的熱。山山制藥廠幾名職工代表找到張麗,訴說了他們的案情:山山制藥廠自2011年全面停產后,800余名職工處于待崗狀態(tài)。而企業(yè)從未支付過他們待崗生活費、經(jīng)濟補償金、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金等,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他們希望通過法律討薪,可他們中不少人在下崗后生活十分困難,根本就拿不出錢來請律師。那一刻,張麗看到,人群中,還有一名母親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孩子看上去有些瘦,顯然缺少營養(yǎng)。當時,她的心突然像被針刺了一般,感到一陣莫名的難受。涉及職工勞動報酬,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幫助轄區(qū)職工維權,是東興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義不容辭的職責,更是法援人必須肩負的責任擔當。


由于該案牽涉人數(shù)眾多、金額巨大,關乎社會穩(wěn)定和企業(yè)發(fā)展問題,東興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立即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并挑選優(yōu)秀律師,組成了法律援助律師團,專項負責此案。


由于涉及人數(shù)眾多,牽涉范圍廣,加之證據(jù)缺乏,該系列討薪案訴訟準備從一開始便顯得緊張而繁忙,經(jīng)歷了700多個日日夜夜,積累了兩米多高的應訴材料,在與法院、對方律師以及當事人溝通42次,組織調解58次后,終于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當最后一批職工在法院集中領到了應得的勞動報酬的那一天,張麗的電話成了他們表達感謝的熱線……


這個案件的成功辦理,讓張麗真正認識到法律援助事業(yè),不僅是為困難群眾打一個官司那么簡單,它關系到社會最底層民眾生存問題,體現(xiàn)的是我國憲法所賦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實現(xiàn)法律公平公正的重要問題,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問題。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律師,肩負著黨和政府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服務大局世法律援助的重要使命


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服務大局是法律援助的重要使命。


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校藏族學生在校內遭到他人砍傷,造成殘疾,因賠付問題產生糾紛,在學校和學生家鄉(xiāng)所在藏區(qū)引起較大影響,幾百余名藏區(qū)同胞已集結在一起,強烈要求賠付。


第一時間得知此事后,張麗意識到,“這個事涉及少數(shù)民族關系問題,決不是一件小事。”于是,她主動介入,為藏族學生提供法律援助。


本著以法律為準繩,以民族團結為根本,她耐心與學生親屬溝通。為了調取相關證據(jù),張麗輾轉于內江、成都的多家醫(yī)院,結合法律依據(jù)和人情關懷兩重標準,反復與藏族同胞溝通,多次奔走于藏區(qū)、學校、教育局、民宗局之間,耐心解釋、化解矛盾,爭取各方支持,最終幫助藏族學生獲得98萬元賠償款。得知這一好消息,藏族同胞熱淚盈眶,一個勁地感謝:“感謝張律師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希望,為我們討回了公道。”


從法治的角度來講,司法救濟是社會糾紛解決和社會公正的最后防線,可為什么總有群眾寧愿選擇上訪而不選擇訴訟?張麗認為,司法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特別是貧困人群,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去承擔高額的司法成本。如果不給予無償?shù)姆稍?,就可能因部分當事人采取法外處置而帶來大量的社會問題,甚至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


正是如此,張麗時刻牢記法律援助服務大局之使命。為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加強了與區(qū)群工局、區(qū)法院、區(qū)檢察院等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對信訪群眾的信訪行為、信訪訴求開展法律宣傳、提供法律咨詢,并為他們的法律需求開辟“快速通道”,參與辦理了一批信訪案件,為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執(zhí)法為民是法律援助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人民群眾的思想都是樸素的,感情都是淳樸和率真的。古語講,禮失求諸野。作為法律援助工作者,為他們所援助的每一起案件,辦理的每一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足以讓他們銘記一輩子。這種感覺,只有在和弱勢群體的接觸中才有更深刻的體會,這也是一直激勵著張麗奉獻一切的精神力量。


東興區(qū)新店鄉(xiāng)農民工陳某在云南打工時發(fā)生意外,造成傷殘,公司僅支付了醫(yī)療費便叫他出院。陳某回家后繼續(xù)進行治療,然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后,他的生活依然不能自理。面對著家徒四壁、殘疾的妻子、弱小的孩子,作為頂梁柱的陳某常常在被窩里偷偷落淚。


在受理了對陳某的法律援助案件后,張麗便立即奔赴了云南、貴州等地進行調查取證。經(jīng)過六下云南、二去貴州,八次與陳某曾供職的公司協(xié)商,最終,為陳某討回工傷賠償18萬元。


當張麗在電話里告訴陳某,已幫他拿到錢的那一刻,電話那頭,陳某,一個大男人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在這之后,他的家屬送來一面寫著“法律援助千里維權,切實服務困難群眾”的錦旗。這面錦旗,激勵著張麗不斷前行……


履行法援職責,傾注一片真情


法律援助工作,是切實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是黨和政府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執(zhí)業(yè)十幾年,張麗始終不忘組織重托,牢記法援律師的神圣使命和職責。她把維護農民工、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作為工作的重點,共辦理各類案件1200余件。曾榮獲第五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第一屆內江市維護職工權益十佳律師等稱號。


她記得,為汪某、謝某等上百人討回勞動報酬的那一刻,他們激動時的樣子……


她記得,拿到工傷賠償款,幾乎與她父親同齡的農民工老淚縱橫,握著她的手遲遲不肯離去時的情景……


她記得,家境貧困的16歲河南少年誤入歧途去盜竊,在宣判緩刑后,少年和他父親在踏上回鄉(xiāng)火車的那一刻,幾次回頭與自己深情告別的眼神……


當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的時候,張麗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法律援助工作,閃爍著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光芒。它為貧弱的人們撐起一片公平和正義的天空,讓他們獲得了尊嚴,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因為被社會和群眾所需要,張麗表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與時俱進,做好、做實法律援助工作,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獲得法律援助,沐浴在社會主義法治的陽光下,和諧而安寧。


編輯:陶麗萍
校對:毛佳莉
責編:程云
評論
川預審P4FD-R04F-062D-80J0號 |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 川新備 06-090011 | 蜀ICP備08002296號 | 川公網(wǎng)安備 51100202000151號
@ 2005 - 2022 375w.com     關于我們 用戶協(xié)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本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鏈接 | 電話 0832-2119960 | 郵箱 sc-njtv@qq.com